堆浸场里的水流入吸附塔后加压,再循环使用,尾矿水实现零排放。仅此一项,每天就为我们企业节约用水100多吨。”在内蒙古
赤峰市一座矿山现场,光源工贸公司负责人指着高高的水塔告诉笔者。
走进光源工贸公司厂区,空气清新,林木葱萃,应急事故处理池、导流渠、防洪坝等污染防治设施一应俱全,废弃尾矿堆层层回填栽植的油松已有100余亩,成为当地百姓绿色银行。这是赤峰市整合矿产资源,突出转型发展,打造绿色矿山的结果。
西部大开发伊始,由于准入门槛低、管理粗放,赤峰市矿产资源曾一度出现圈而不探、占而不采、大矿小开、私挖乱采等问题。作为中国有色金属之乡的赤峰市,有色金属资源怎样走上科学发展之路?为此,从2007年起,赤峰市开始进行矿业秩序大整顿,有色金属资源向投资规模大、技术水平高、市场前景好的大企业、大集团集中,实现规模、集约开发,260家矿产企业、12家冶炼企业被整合,光源矿业集团、中国有色、中钢集团、铜陵有色等一批行业领军企业随之进驻。目前,全市规模以上有色金属矿山企业110户,日处理矿石能力、年冶炼能力和年深加工能力分别为8.3万吨、62万吨、13.2万吨,采、选、冶、加产业链条已形成。有色金属占财政贡献率60%,成为赤峰市支柱产业。
产业链条的拉长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利用。中国北方最大的铜产业加工基地金峰集团已形成粗铜冶炼——电解铜——铜杆、铜线等深加工完整的产业链条,精铜年生产能力10万吨,热电联产、铜冶炼、电解铜、硫酸深加工、工业固渣等还形成共生互用型产业链。今年底,赤峰市将建成6个日采选万吨以上有色金属矿区,有色金属日采选能力突破10万吨,冶炼和深加工能力可分别达到80万吨、20万吨。
现在,建设绿色矿山成为所有矿产企业的共识。据光源工贸公司总经理游炳源介绍,光源工贸公司已累计用于环保资金达300多万元。他们严格按照环评要求生产,层层抓落实,每个月定期进行环境监测,实现矿产开发与环保双赢。(蔡冬梅孙桂娟)